23小时前 回答问题
1. 500 calories more中的more是限定词,作后置修饰语,修饰名词中心词calories。一般的限定词都是前置修饰语,放在中心名词之前。但少数限定词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more就是这样的限定词。所以我们既可(后置)说500 calories more,也可以(前置)说500 more calories。意思不变,但说500 more calories的更常见。例如:We need two more days. ( = We need two days more.)2. on the unprocessed diet 意为“吃未加工饮食”,作名词中心词time的定语。During their time on the unprocessed diet, they lost about two pounds全句意为“在吃未加工饮食期间,他们大约减重 2 磅”。
2025-08-14 23:04 回答问题
上述who引导的关系分句修饰的先行项是The current world chess champion。但因此而说“定语从句也可以修饰其中的定语”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给人造成了错觉,似乎关系分句分别修饰了两个独立的成分:一个是主语,另一个是主语的定语。实际上在整个名词词组The current world chess champion中,中心词(主角)还是champion,而The current world chess只是名词词组中的附属成分。所以,应该说关系分句修饰的是带定语的名词中心词。
2025-08-13 17:16 回答问题
不同英语语法模型对同一名称的语法术语有不同的定义或赋予不同的内涵。同位语是不是修饰语取决于我们采信何种语法模型。 在章振邦团队及其认同的Quirk等人的语法模型中,同位语是名词的后置修饰语。 但在Huddleston的语法模型中,同位语要做区分:作为名词词组内部附属成分的同位语是修饰语。例如 She sang in the opera 'Carmen'. ,其中的Carmen就是修饰语。但对于名词词组外部(有逗号分开的)的同位语,在Huddleston的语法模型中被称为补充性同位语,它不是修饰语,而是补充语的一种。 在你的例句My friend, Tom, is a student中,Tom被逗号隔开,所以在Huddleston的语法模型中它是补充性同位语,也就是补充语,而非修饰语。 但从语义上讲,Tom是限制性同位语。因为我们不能假设你只有一个朋友,Tom对中心词friend起到了限制作用,用于回答Which friend? 所以我对你的这个句子的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怀疑,我觉得应该写成My friend Tom is a student。因为通常情况下限制性同位语不能被逗号隔开。例如,My friend, Jewel, needs a ride这个句子就被English Grammar and Usage界定为错句。 个人的感觉是,在特殊情况下用逗号或许也有可能。比如聊天时(口语),在my friend后不自觉地有了停顿,然后觉得有必要补充这位友人的名字,那么记录下来就可能出现了逗号。但我本人在阅读中尚未见到过这种用法。 建议不必把问题搞得太复杂,Huddleston的语法模型包含很多与传统语法不同的概念和术语,其中的很多观点有新意也有道理,但也可能给一般读者造成思想混乱。相比较而言,Quirk和章振邦的语法模型比较接近传统。所以把各种同位语都纳入修饰语也没有问题。 以上意见仅供供参考!
2025-08-12 16:13 回答问题
说的没错,省略了there be。be的时态形式取决于上下文语境,可能是there will be,也可能是there would be, there is或there was等等。
2025-08-12 16:03 回答问题
介词including可以后接that从句。例如:He said quite a lot, including that he was sorry.(CGEL) 。这个including仍然是介词。但你说的“引导从句,对前面主句进行补充说明的一种结构”,这是对的。也就是从句法功能上讲,这个including是强制性同位语标志词(obligatory markers of apposition),这意味着它所引导的是一个同位语。详情可参阅Ap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如果没有这本书,也可参考Quirk等人的CGOEL,或者《新编高级英语语法》(40.1B)
2025-08-12 15:33 回答问题
为什么你觉得 Being tired, he gave up exercising this morning一句中的Being tired是现在分词的被动式,而且用得不妥?
2025-08-12 15:26 回答问题
你的理解没错。更多信息可参阅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的14.13一节。
2025-07-16 17:18 回答问题
长元音才会有这个样子的符号,且后边要有两个点,写成 /ɜː/ 。短元音没有这样子的,词典上stabilize不是都标成 /steɪbəlaɪz/吗?没见过有/ɜ/。
2025-07-04 16:14 回答问题
这里的to remember one good thing宜分析为宾语补足语。前面的动词challenge的词义可理解为”鼓励、激励“,相当于stimulate/encourage(可参阅朗文英语词典)。chanllenge sb to do sth 跟 encourage / stimulate / persuade sb to do sth属于同一个句式 (可参阅科林斯语法动词句式)。
2025-06-26 20:07 回答问题
此处的simply that相当于only that分句。通常前面有逗号或者破折号,也可以加一个but。用于跟前面一个否定结构相呼应,表示一个肯定的陈述。从语义上讲,存在“不是...而是...”这样一个语义对比关系;从结构上讲,多数情况下与前文也有对应关系。例如:She did not say when she meant to return, only that she had taken the Imp as prisoner. (when...和that...两个都是名词性从句,分别作say的宾语)Not that they are stubborn, simply that they know how to accomplish their purpose in the nicest way possible and please everybody. (两个平行的that分句,可视为句首省略了It’s) 但有时候前面的句子并非一定要有对应的结构。例如:We state this problem, not to solve it, but simply that readers may realize that we are deeply conscious of it. 显然,前一句中并没有与that分句相对应的结构。但语义上确实存在“不是...,而是...”这样的逻辑关系,而且动词不定式 to solve it 和that分句都表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译成汉语,可能需要在本身并无表示目的功能的that分句前添加适当的词语,以便使得汉语的表达更为通顺。比如上面这个句子我们可以译为:我们提出这一问题,目的并不是要解决它,而是为了让读者意识到我们对它有深刻的认识。这里我们添加了“为了让”这几个字。 又例如: The criteria for using the word(classic)may or may not be obvious to others, only that it’s intended to express approval and to commend. 此句的前一个单句中也没有与(only) that...相对应的结构,但存在“用这个词的准则可能不明确,但它用于褒义(这一点是明确的)”这样的逻辑关系。翻译时同样要适当措辞。就你提到的If you see the phrase as dead as a doornail,you don't need to know what a doornail is,simply that the whole phrase means"totally dead"一句来说,simply后的that分句和前面的what分句都是名词性从句,作动词know的宾语。这两个分句虽然在同一层次上并列,但不必使用并列连词(虽然可以用but)。或者也可以说逗号起到了并列的作用。供参考。